【行知•实践】创新激扬青春志,奋斗共筑中国梦

发布者:胡孟琪发布时间:2017-03-07浏览次数:1153

为了解国情、深入基层、拓展锻炼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践行哈工大功夫。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团委的号召于2016年度寒假以“创新激扬青春志,奋斗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走进晋商文化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17213日“走进晋商文化”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为山西太原的晋商博物馆。晋商博物馆是全国展示晋商文化规模最大、手段最丰富、内容最完整的一个,填补了山西省没有晋商专题博物馆的空白。博物馆是以晋商历史以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为主,基本陈列以“晋商溯源、晋商历史、晋商金融、晋商精神、晋商文化”五个历史文化专题为主,以场景、文字、图片、音像、模型、实物、雕塑等综合展示形式系统地揭示晋商文化的内涵,展出文物小到算盘、印戳、广告单,大到车辆、器具和现代雕塑。同时,太原晋商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立体展示晋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博物馆主展区坐西朝东,依次为牌楼、山门、一进院、二进院,二进院内建有戏台、碑亭、石牌楼、献殿及大殿等建筑物。博物馆建设的最大亮点在于吸取了全国各地晋商会馆传统建筑的精华,同时采用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成为富有独特人文内涵、商业文化和建筑艺术魅力的精品会馆建筑。

身于晋商博物馆中,沉浸在历史悠久的晋商文化之中,感觉这座博物馆似乎已有百年历史,根本无法想象是兴建不就的建筑,这大概就是晋商文化的魅力吧,经过百年沧桑其文化底蕴越级越浓郁,使人忘记时间。


 

 

 社会实践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14日,社会实践第三站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它是一座封闭式的建筑群,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从高空俯视整个院落布局,很像一个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战地8724.8平方米,共有6个大院,内含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体现了“内外有制、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大院小院相套相依,搞地房屋错落有致,完美的设计,精细的工艺,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社会上流传着“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的佳话。

 

一部名篇《大红灯笼高高挂》,让那座深宅大院和高高挂起来的大红灯笼都深深刻在了不少人的脑海里。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最突出的特点是房屋结构大方美观,建筑古朴精致。大院原本是当地一富商的私宅,始建于清代,占地8724.8㎡,共分6个大院。四周外墙高达10m多,厚达1m,从高空俯瞰,大院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


在大院的顶楼上,悬挂着一块“福种琅缳”匾额,这是当年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所赠。像这样有来头的匾额,乔家还有两块,一块是李鸿章亲笔题写的“仁周义博”,另一块是傅山亲书的“丹枫阁”。大门对面的砖雕影壁上,还有100个不同样式的“寿”字组成的一幅“一寿变百寿”图,字体古拙遒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从乔家缓步移出,有种意犹未尽之感。似乎还在回味砖雕木刻之精美,似乎还在回味乔家家训之遗风,乔致庸——用他非凡的才华和良好的口碑书写了传奇辉煌的一生,出自乔家堡的一代奇才,致远但不平庸……



社会实践第四站,曹家大院。曹家大院太谷县首富曹家的院落,因院内文物众多,被辟为三多堂博物(即多福、多寿、多子)。宅院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南北通融,结构独特,雄伟高大,堪称“中华民宅之奇葩”。

院内现展出有曹家经商史、极富特色的明清古典家具及曹家所藏珍宝,如用92 块天然花纹大理石镶成的“百寿大屏风”,背面刻有100  个寿字,并施以金粉;还有珍宝馆中的金火车头钟,确实是稀世之宝。最佳方式是站在三多堂楼宅顶上,俯瞰整个三多堂。相比曹家珍宝,挖掘宅院的故事其实更为动人有趣,如曹家祖先创业的艰辛,妇人们的闺中秘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