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英教授王博副教授邵力副教授参加2019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在“网络社会学论坛”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胡孟琪发布时间:2019-07-24浏览次数:1312

    2019712日至14日,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我院白淑英教授、王博副教授、邵力副教授参加会议,并在“第八届网络社会学与社会治理暨中国网络社会学论坛”做主题报告。

白淑英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事缘共同体:新媒体事件的组织机制与治理策略》。报告认为,新媒体事件的组织载体是事缘共同体。事缘共同体是一种暂聚共同体,也是一种情感共同体,可以产生群体力量,报告结合“榆林产妇事件”,分析了事缘共同体的形成与运作机制。研究表明,事缘共同体因“事”而起,逐渐实现了由己到群的关系构建和共同体的自我赋权。在此过程中,自始至终流动着指向现实政治或社会问题的情感政治流。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重视网络空间的政治日常生活化趋势,营造网络空间中的“好情感”基调,加强网络空间中的述情话语体系建设。

王博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社交电商平台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发生机理研究》。报告提出,冲动性购买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普遍发生的一种购买行为,传统线上、线下购物环境中对冲动性购买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方兴未艾的社交电商平台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较少。社交电商平台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受到外部刺激、心理反应、个性特征的影响,此平台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理论模型的构建能够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作用过程,为后续的量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邵力副教授报告题目为《“两微”互动的双重建构:从场域建构到自我建构》。报告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发现网络使用者在关注和阅读“两微”的过程中完成了网络场域建构和主体自我建构的双重建构过程。“两微”使用者的互动内容揭示了场域建构的环状结构和自我建构过程中自尊和认同的变化,充分显示出在“两微”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对网络空间场域构成的重要作用以及网络场域对自我建构的反作用机制,对提升网民的网络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呈现出当代网民多元化和颇具个人主义风格的网络文化需求和网络空间发展的后现代性特征,对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治理策略具有重要启发。

713日下午,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举行,秘书长白淑英教授主持会议,王博副教授、邵力副教授作为专业委员会理事参与会议,与会者就下一年度的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工作进行了讨论。



白淑英教授会议发言

王博副教授参会

王博副教授会议发言

邵力副教授会议发言